本報昆明9月20日電 (記者張帆、徐元鋒、楊文明)今年6月,因燒傷而致危殆的獨龍族女孩普艷芳引起了社會各界極大關註。從中緬邊境到首都北京,愛心接力輓救了這個孩子。人口不足萬人的獨龍族居住在中緬邊境的獨龍江峽谷,隨著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全線貫通,獨龍族人民千百年來被高山積雪封鎖的歷史宣告結束。
  在我國的民族大家庭里,全國總人口30萬以下的民族屬於人口較少民族,共有28個。雲南省有獨龍、德昂、基諾、怒、阿昌、普米、布朗和景頗等8個人口較少民族,總人口40多萬。這8個人口較少民族中,有6個民族是直接從原始社會末期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民族。這8個人口較少民族具有“多、邊、低、弱、窮”等特點,當地群眾長久以來自身發展能力弱,社會發育程度低,是雲南扶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進步不僅關係雲南而且事關全國能否同步實現小康。
  基於雲南民族工作的實際,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說,新世紀之初,雲南作出了“現代化進程中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的莊嚴承諾。省委、省政府出台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傾力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並幫扶特困民族和散居民族以及邊遠少數民族特殊困難群體,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係。
  從2011年起,雲南省34個省級部門共同實施《雲南省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11—2015年)》。按照“省抓規劃、州(市)負總責、縣抓落實、項目到村、扶持到戶”的方針,累計整合各級各部門資金72.23億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培植、民生保障改善、民族文化發展、人力資源開發、和諧家園建設6項工程56個項目。雲南省社科院研究員郭家驥說:“對少數民族實行特殊幫扶政策,是社會主義國家平等、公平、正義性質的體現。”
  持續的幫扶,改善的不僅是人口較少民族的生產生活,更為這些民族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動力。截至2013年,395個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建制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782元,比2010年增加了64.9%,人均有糧480公斤,比2010年增加了18.2%。教育、文化、衛生、新農合、新農保等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
  在扶持的過程中,通過加強培訓、群眾參與、群眾管理等方式方法,明確了群眾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發展信心。得知年輕人要外出打工賺錢,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老達保村民族文化帶頭人李石開老人勸導女兒李娜倮說:“現在游客越來越多,留在村裡表演,一樣能過上好日子,游客們可喜歡看咱拉祜人跳舞、聽咱拉祜人唱歌了。”
  黨的民族政策光照雲嶺的高山峽谷、村村寨寨,換來了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心向祖國,心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退休後仍然堅守獨龍江扶貧開發工作的獨龍族“廳官”高德榮動情地說:“共產黨就是咱們獨龍人的太陽,國家就是咱獨龍族群眾的依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85undz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